• slider image 144
:::
jessie - 親職教育專欄 | 2009-10-28 | 點閱數: 2603
當孩子鬧情緒時…
三~四歲的孩子,情緒控制的能力非常薄弱,當鬧情緒大聲哭鬧、拳打腳踢、亂丟東西時,就是家長最困擾的時候。父母應該如何疏導孩子的情緒呢?快來看看專家提供的好建議!
親子互動及溝通
 一般而言,三~四歲的孩子非常敏感,除了容易感到挫折外,情緒控制的能力也比較薄弱;只要受到一點刺激,例如:需求未被滿足、遇到不如意、受到外在環境的左右等等,就很容易情緒爆發。而且孩子只要情緒一來,有時大人的安慰、抱抱、拍撫或鼓勵,都很難緩和他們的情緒,所以常常造成父母在教養上的困擾與挫敗。
 大致上,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,常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,或是拳打腳踢、亂丟東西,甚至出現一些攻擊行為,但慢慢的,由於語言和學習能力的增加,孩子開始會運用語言作為情緒的間接表達方式。所以父母除了要了解引起孩子負面情緒的因素外,更重要的是,父母必須先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情緒疏導的技巧,才能調整親子互動及溝通的模式,進而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及懂得宣洩情緒的方法。
 而且父母還必須了解,孩子對於情緒的調整、控制與宣洩,其實和認知能力一樣,需要學習才能掌握其中的知識和技巧。父母需讓孩子有實際的體驗、感受、理解和反應,才能從生活經驗中懂得情感的表達,與認識自己的情緒。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孩子鬧情緒的各個面向。
孩子鬧情緒的原因
1.生理不適或需求未被滿足
 當孩子生病、身體不舒服時很容易造成情緒的不安、煩躁;有時也會因為肚子餓、沒睡飽,使孩子情緒不穩定。此外,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,例如:得不到想要的東西、活動受到限制或語言表達有困難等,也常是孩子情緒起伏的重要原因。
2.遊戲時起爭執
 在遊戲中,孩子常會因為爭奪玩具,或拿不到想要的玩具,而引發生氣、挫折等情緒。
3.想引起大人注意
 有時孩子也會因為想要引起大人的關注而鬧情緒。此外,父母也別忽略了環境氣氛或他人行為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,這些因素一樣會使得孩子的情緒受到干擾,而鬧起脾氣喔!
孩子鬧情緒的表現方式
1.用哭鬧來達到目的、尋求協助或引起注意
 通常哭鬧是孩子用來對付大人的超級法寶,不經意中,父母常為了息事寧人而向孩子妥協,例如,上街買東西時,孩子又哭又鬧不肯走,就是最佳例子。
2.用粗暴的行動來表達感受
 當孩子生氣憤怒時,因為羞於表達或語言表達困難,又不知運用合適的情緒宣洩管道時,他們最直接又快速的方法,常是用攻擊的方式,例如:打人、咬人、丟東西、在地上打滾等等來表達心中的不悅或委屈的負面情緒。
如何因應孩子的情緒
 當孩子遇到情緒上的困擾時,父母不妨運用以下幾個步驟來因應孩子生活上的「情緒關卡」:
1.先控制自己的情緒
 面對孩子鬧情緒,父母必須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避免在盛怒的情況下,處理孩子的情緒,而造成雪上加霜的後果。唯有平靜的心,才能洞悉孩子的問題,也才能陪伴孩子一起化解情緒。
2.傾聽、同理、接納
 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,這是非常重要的技巧。時時傾聽孩子的需求,同理孩子的感受,接納孩子的行為,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愛與關心,孩子的負面情緒自然煙消雲散。
3.細心了解、滿足需求
 平日多觀察孩子的行為,試著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,細心關照孩子的需求,適時給予滿足與協助,孩子自然不會鬧情緒。
4.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
 父母可以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,或提供孩子選擇的機會;而不是直接命令、要求,或用成人的權威壓制孩子;特別是隨著孩子逐漸成長,父母更需要和他一起面對情緒,一起討論、解決。
幫助孩子因應情緒的方法
1.給孩子有「情緒準備」的時間
 尊重孩子,留一點時間讓孩子思考、選擇、及情緒準備,或讓孩子靜下來發洩一下情緒,也是一種抒解情緒的好方法。
2.善用鼓勵與讚美
 避免孩子運用鬧情緒引起父母的注意,最佳途徑便是強化他的好行為。當孩子表現出正向行為時,請多鼓勵和讚美他,不要只在他發脾氣或鬧情緒時才注意他。
3.跟孩子設立規範
 父母事先與孩子共同設定一些規則,讓孩子清楚知道哪些事可以做、哪些事不能做,以減少產生負面情緒的機會。
4.善用孩子喜愛的活動
 例如,孩子最喜愛的繪本、布偶、故事、音樂、繪畫等等,讓孩子從中獲得情緒的抒解及方法的學習。此外,利用扮演遊戲,透過動作、語言、角色扮演來讓孩子體驗正向的情緒,發洩負面的情緒,也都是不錯的方法。
5.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情緒
 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自我調適的方法,例如:深呼吸、找自己喜歡做的事做、打打沙包或枕頭、想想愉快的事情等等。
結語
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、最信賴的人,也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。所以請您記得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,並多用一分耐心傾聽孩子的需求、同理孩子的行為,運用良好的互動關係協助孩子處理情緒,讓孩子自信、快樂的成長。
《摘自巧連智月刊》
 
:::

登入